"试验设计方法"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
试验设计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论领域中一个分支学科,它是一项通用技术,是国内外许多重点大学化学、化工、电子、机械、材料、生物、医学、农学、及管理等类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,是当代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方法。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用科学的方法去安排试验,处理试验结果,以最少的人力和物力消耗,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多、更好的生产和科研成果。

我校是国内重点大学中为数不多的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向本科生第一批开设“试验设计方法”课程的重点大学之一。

  • 1988年由现课程主持人何为教授为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学生开设《正交试验法》,当时国内只有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浙江大学等少数重点院校向本科生开设类似的课程。主要讲授正交试验方面的内容。1989年由何为编写《优化试验设计方法》(约30万字)讲义,作为学生学习的教材。
  • 1990年课程名称改为《试验设计方法》对应用化学专业、材料专业和微电子专业的学生开设,深受学生的欢迎,并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。同年《优化试验设计方法》获得电子科技大学优秀教材讲义三等奖。
  • 1994年,何为主编,重庆大学陈际达教授参编,由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了《优化实验设计法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》(32万字)一书。作为《试验设计方法》课程的教材,该教材为电子科技大学、重庆大学、四川大学、同济大学、哈尔滨理工大学等高校采用。从2002年开始,《试验设计方法》作为专业技术基础课为我校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、生命科学学院和自动化工程学院的多个专业开出。
  • 从2002年开始,《试验设计方法》作为专业技术基础课为我校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、生命科学学院和自动化工程学院的多个专业开出。
  • 2004年,何为教授又主编出版了《优化试验设计法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》(第二版,共62万字)。第二版中补充了已在发达国家成功使用的新的试验设计方法——因子设计方法、三次设计法、稳定性设计和可靠性设计法等内容。始终保持教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,从客观上保证了教学的质量。
  • 2006年,“试验设计方法”课程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。
  • 2008年12月,“《试验设计方法》课程精品化研究”获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。该项目通过已建立的珠海元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四川海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、成都明天高新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教学实习基地,突出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开展课程设计,实现从实验向设计研究阶段的转变;改变传统实验与设计研究脱节的现象,完成以学习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,使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设计能力得到提高。
  • 2008年,《试验设计方法》课程作为"三个链接"创新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组成课程之一,其教学科研项目--"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'三个链接'创新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"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(张怀武、靳敏、于奇、何为等)。
  • 何为教授带领的课程组开设的《试验设计方法》课程在教学队伍、教学过程、教学资源、教学组织等方面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,位居省内前列;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,受到了学生的欢迎,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。



    Copyright©2006-2025 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