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毒洗涤剂的研制
谌文娟 郝伶俐 齐彤辉
(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,22034010班)
指导教师: 李元勋
引言:
消毒洗涤剂是既具有消毒的功能,又具有洗涤的作用的多功能,复合型洗涤剂它的主要配方是由消毒剂和各种表面活性剂组成.在洗涤餐具,饮具,衣物的同时能进行有效的消毒,抑制传染病的传播。因此具有洗涤、去污双重功效的液体消毒洗涤剂由于能使消毒灭菌、洗涤去污一次完成,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。世界各国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已有一系列产品问世,有家庭用的,工业用的;有液体的,也有固体的;有粉状的,也有块状的.品种繁多,门类齐全.
一 试验目的:
本实验采用异丙醇作消毒剂,通过与多种表面活性剂复配,得到一种高效的织物液体洗涤剂.这类配有表面活性剂的异丙醇水溶液作为消毒剂,具有洗涤和消毒的双重功能,尤其是异丙醇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,既能破坏细菌,消灭病菌,又能破坏油污等,所以洗涤效果明显提高.
二 试验原理:
2.1原料的选择
我们所希望制得的是一种具有高效去污及杀毒功能的洗涤剂,根据对各种材料性能的了解及文献资料显示。大致将消毒洗涤剂的初步配方构思如下:表面活性剂、助洗剂、消毒成分和其他助剂。
2.1.1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:
可供选择的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型、非离子型、阳离子型和两性型4类。综合考虑各种表面活性剂的价格及性能,选择配伍性较好的AES - LAS 系统,该系统去污力强,对皮肤刺激性小。
2.1.2 消毒剂的选择:
消毒剂品种繁多, 根据其成分可分为含氯制剂和非氯制剂两类。含氯制剂主要品种有次氯酸钠、氯胺T、氯化磷酸三钠、二氯异氰尿酸钠等, 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类消毒剂, 其缺点主要是带有刺激性气味;非氯消毒剂主要有过氧化物、苯酚、甲醛、戊二醛及其衍生物、碘伏等。
对消毒剂的选择,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: (1) 该消毒剂应是广谱、高效杀菌剂; (2) 水溶性好,在表面活性剂中能稳定存在; (3) 稳定性好; (4) 刺激性及腐蚀性小,无毒。
在广泛的消毒剂中,异丙醇是一种价格低廉,使用方便的消毒剂。广泛用于杀菌消毒、除臭防霉、食品保鲜、水质净化、空气净化中, 在液体洗消剂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。
异丙醇由于它的生产工艺简单,投资少,见效少,见效快,且又具有高效广谱无毒的杀菌优势。它的杀菌作用不会使蛋白质变化,对高等动物的细胞也无影响,而杀菌效果比含氯的消毒剂高,又无氯的刺激性,并在氧化消毒过程中不产生致癌物质一氯代有机物。
配有异丙醇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洗衣用的洗涤剂,既有杀菌消毒的作用,又因异丙醇对衣物上的有机物(油污)有强烈的氧化作用,可杀菌,分解破坏,消除臭味等.对衣物具有洗涤消毒的”协同效应”.大大提高了洗涤和消毒的效果.并且,不会损伤纤维,不会使衣物泛黄.费用降低,防止排水的公害.
2.1.3 助洗剂的选择:
助洗剂在洗涤清毒剂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和改善产品的综合性能。首先, 助洗剂本身具有一定的去污性能, 如碱性无机盐类。其次, 具有一定的螯合硬离子能力, 起到软化硬水的作用, 提高了表面活性剂的效率。三聚磷酸钠是洗涤剂行业中应用最广、助洗性能最优秀的助洗剂。
2.2 消毒洗涤剂的最佳配方范围:
最佳配方范围表
原料 W%
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(AES) 1—15
十二烷基苯磺酸钠(LAS) 4—8
三聚磷酸钠 1—1.5
聚乙二醇辛基醚(OP乳化剂) 1—3
异丙醇 2--5
硫酸钠 1
去离子水 余量
调节PH值在 7~7.5 在实验后期可加入香精少许
三 实验仪器:
烧杯若干,玻璃棒若干, 电子称,磁力搅拌器,污布若干。
四 试验方法:
为了提高效率, 减少实验次数, 我们的策略是:以外观及去污力为检测效果(以0~10为检测效果打分,分值越高越好), 以助洗剂用量、表面活性剂用量、消毒剂用量为可变因素, 用L9 (34) 正交试验方案制出较佳去污力的配方范围。然后进行少量补充试验并考虑成本因素, 确定消毒洗涤剂的最佳用量, 同时对配方进行微调, 进而确定洗涤消毒剂的最终配方。
五 试验步骤:
按配方量分别称取AES、LAS、OP乳化剂于烧杯中,加入去离子水,加热搅拌使其溶解,加热时温度不应该超过50摄氏读。然后加入三聚磷酸钠,搅拌溶解后,再加入异丙醇,搅拌均匀后,再加入硫酸钠,搅拌,即得透明粘稠液,最后加入香精,改变其味道及颜色。
六 试验数据及处理:
PH值保持在 7~7.5 OP乳化剂:1g 硫酸钠:1g 香精少许
数据处理
试验号 AES(g) LAS(g) 异丙醇(g) 三聚磷酸钠(g) 检测效果
1 1(2g) 1(4g) 1(2g) 1(1g) 9
2 1 2(6g) 2(3g) 2(1.25g) 6
3 1 3(8g) 3(5g) 3(1.5g) 5
4 2(8g) 1 2 3 8
5 2 2 1 1 6.5
6 2 3 3 2 6
7 3(14g) 1 3 2 8.5
8 3 2 1 3 7
9 3 3 2 1 6.5
K1 20 25.5 22.5 22
K2 20.5 19.5 20.5 20.5
K3 22 17.5 19.5 20
R 2 8 3 2
根据试验结果不难看出LAS的影响最大,其用量应该为4g,其次是异丙醇,但由于异丙醇有一定的毒性,用量不应该过大,所以用量为2g。三聚磷酸钠和AES最小,利用方便节约原则,AES的用量为8g,三聚磷酸纳的用量为1.5g。
七 试验结论:
1.试验结果表明由AES,LAS与异丙醇复配的消毒洗涤剂具有洗涤杀菌的效果。
2.试验结果表明LAS过多会导致洗涤剂乳化,呈乳状,所以不易过多。
3.通过试验可得消毒洗涤剂的最佳配方为:LAS:4g;AES: 8g;异丙醇:2g;三聚磷酸钠:1.5g;OP乳化剂:1g;硫酸钠:1g;香精少许。去污力较强,能洗掉油污,汗渍,染料等污渍。
参考文献:
【1】 柯汉忠,程国娥,蒋思婧;液体消毒洗涤剂的研制;湖北化工;2002;02; 21
【2】 赵凤清,刘俊勤,高振;绿色环保型消毒洗涤剂的研制;日用化工品科学;2000;07;211
【3】 周中清;消毒洗涤剂的进展;日用化学工业;1995;01;25
【4】 房秀敏,江明;液体洗涤剂研制;日用化学工业;1994;04;276
Copyright©2006-2025 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